11月18日,成人直播
2017级MBA全日制班“浮光若华”班级分享会第一期成功举办。
嘉宾雷鸣老师从基础理论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影视市场的预测原理、影响市场因素、营收计算等满满干货。
(雷鸣,ABD爱梦娱乐创始人、北京电影学院客座讲师、资深影视内容与互联网从业者、影视内容数据专家、知名科技自媒体人。)

首先,雷鸣老师对影视项目的类型、市场、观众三者之间的内在统一联系作了详细阐述,指出影视作品的类型、人设、人物关系决定最终票房。通过对70,80后存量市场以及90,95,00后等增量市场的量化分析,指出类型与元素决定理论票房深度。
雷鸣老师普及道:一部电影成型前的服务阶段主要分为剧本期、建组期、上映期。
在剧本期,主要筹备的工作是IP到电影的测试,这个阶段需要导演、制片、编剧进行详细的系统论证和推演,做好第一道把关,保证拍出的片子能够迎合市场的需要。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舞台上搬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只能说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历代文人中,也有人创作过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剧本。而好的剧本,能够具备适合阅读,也可能创造杰出舞台表演的双重价值。

接着,雷鸣老师指出在影响市场的元素里,主创卡司(导演、明星)主要影响首周票房收入,次周降低30%。导演、演员在该类型下的票房号召力与转化率直接影响市场,但剧本质量同样直接影响市场结果。
雷鸣老师提到,在建组期,需要完成立项阶段票房预测。预测票房是一个专业系统的工作,但即使再充分的理论模型计算出的预测结果跟实际的票房往往也相去甚远。比如《战狼II》,系统模型预测结果只有10亿票房,而最终的票房却突破50亿。但积极的预测能够让我们筛选出一些烂片,为量化分析及投资提供必要的依据。一般意义上,只能按照影片的题材、主创阵容、演员明星等推测影片的题材与体量,仅能大致分为大型制作、中等制作、小成本三大类,但这一指标却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且预测难度也是逐步上升。
大成本制作,一般都有着大笔特效投入、知名导演明星参与,有的还有着一定的IP基础,无论哪一方面都能吸引到大量的关注,因此其票房成绩总体已经维持在了一定的水平,票房起点应该在5亿以上。

最后,雷鸣老师跟大家分享了IP价值的判断标准:类型-热度-频次-深度(国民度,渗透到多广的范围),并指出绝大多数的网络IP都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辨别有价值的IP需要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从业经验。
当前影视剧投资人对于IP存在过度迷信、过分依赖的心态。成功的小说改编影视作品,都是建立在编剧二次创作的基础上。而且,不是所有小说都适合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包括已经卖掉的一些超级IP,是不是都会拍成现象级作品,都没有定数,因为影视剧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内容上。IP剧大行其道,说明了当前好剧本的过度匮乏。 “题材都被拍尽了,只能借助网络寻找 ‘脑洞大开’的故事,但最终能否成功无法预见。
电视剧“向网而生”成趋势,而网络剧催生“互联网+影视”新业态也成为投资机构在2017年看好的方向。自制IP对于视频网站而言,一方面是想通过自制来改变高价版权购买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把握受众取向、提升品牌形象。网络自制剧产业虽然尚未达到红海阶段,但IP经济的市场短板已逐渐暴露出来,看起来前景美好的市场依然还有许多需要更多“冷思考”:依旧稀缺的高品质网剧、虚高的IP市场环境、资本的青睐还可以维持多久、政策风险如何规避、付费用户的发展潜力有多大。


“浮光若华”是成人直播-成人直播室
MBA思赏集子品牌,由成人直播
2017级MBA全日制班主办。本着有颜值、有担当、有思想、有猛料的四有原则,定期邀请各个行业资深从业者讲述身边的故事,带你认识不一样的精彩、感受不同的行业魅力,学点有意思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