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直播

成人直播 > 新闻 > 正文

新闻

ArtInsight大师课第14讲后记|冯海涛:马远《水图》和南宋理想国

时间:2017-03-06


主讲人:冯海涛,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2017年2月23日晚,由成人直播 艺术与管理研究中心联合龙美术馆举办的ArtInsight大师课第14讲在成人直播 阿里巴巴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学术讲座邀请到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冯海涛老师,以马远的《水图》为契机,为现场近三百余位北大校友带来一场跨时代的历史性解读。

左:杜京徽,龙美术馆副馆长;右:谢晓冬,宋元艺术特展的策展人兼在艺APP的创始人

马远《水图》,共十二帧,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26.6cm,横41.3cm不等。现在的《水图》是以手卷形式装裱,而不是最初的册页形式。《水图》十二帧除第一幅外均有宋宁宗皇后杨氏题写图名,并书“赐大两府”,钤‘壬申贵妾杨姓之章’朱文长方印。在此十二帧《水图》卷后的题跋部分,历代识者虽多有溢美之词,但他们的核心赞语总结起来无非是“真活水也”。在历代的评价中,大家好像都对此图的理念问题集体失焦。这使得冯海涛老师有一探其中奥秘的冲动,而不是停留在浮夸的笔墨品评层面,只有这样,才能接近南宋画家的精神世界。


南宋以前的绘画不钤盖画家私印,所以在观看宋代绘画时,不能以今之法度去量古人之体。文人画普遍钤印之风兴于元代,盖南宋宫廷仪轨的发展。南宋皇室题画跋不署名姓,而以押署或者专属印章体现。皇帝多用“花押”或者“御笔”指代,例如宋徽宗著名的“天下一人”花押。画名多以标题形式出现在画面主要位置。这一时期的皇家盖章属于官方行为,并不像后世文人画家那样去追求钤印的意趣,而更重辨伪功能及礼仪的作用。相比之下,文人画家钤印与作品构图、个人意趣有很大关系。南宋的赐书画行为是一种官方的奖赏体制,有专门的衙署负责用宝、用章,并非即兴行为。既然《水图》是皇家赏赐给“大两府”的官方文书,这就更加说明《水图》十二张不可能只是“真活水也”的名家写生性质作品。要解开《水图》的真正含义,赐予对象“大两府”的具体所指将是关键所在。


冯海涛老师以各种史料为例证,将马远《水图》与十二州建立起完整的对应关系。我们对画院画家的职责有所误解,我们今天的思维定式多会将院画家与画工划等号。但从赏赐书画用印的制度来看,院画家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图像类官方文书的草拟者。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我们就不会怀疑一个待诏会缺乏履职所必须的文化修养;宋代的出版印刷业空前发达,知识通过印刷术加快了传播的速度与广度。南宋院画家完全有可能具有创作象征十二州《水图》的知识储备。至此,《水图》的授予对象、创作年代、创作手法、题材内容都已经清晰可见。在这个解密过程中,对于《水图》与十二州的关联性,虽有穿凿附会之嫌。但如果综合考虑南宋帝后赐画、题书画的规制;“大两府”产生的时代背景等因素,我们就会发现,绘画——帝后题赐书画——钤印——权臣之间的确存在一条隐密的线索,绘画在宋朝的某种实用功能被我们忽略了。宋宁宗通过年号“开禧”向世人表明,他与先祖有着同样的政治抱负——统一天下,这个理想国的视觉化就是马远的十二《水图》。统一的理想国一直是南宋的希冀,杨皇后通过将这一理想国的视觉符号——《水图》赐予守土有功的“大两府”,是在褒奖史弥远,也是在激励他。前文从用印这个细节论证过《水图》具有某种官方文书的意义,在这个语境下,马远的作品已经不是一幅仅供欣赏的画作,而更像是一个图文并茂的奖状。


讲座结束后,冯海涛老师又认真解答了现场以及在艺APP线上观众的提问,并告诫学生们,要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出成绩就必须要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所谓专业和业余主要是看你的精力的投入,你投入精力多就是专业,不投入精力就是业余的”。马远的《水图》不止是十二副画,更多的是关于我们自己的历史、自己的定位以及我们的文化。

分享

010-62747288/62747299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成人直播-成人直播室 2号楼K01/K02MBA项目

©2017 成人直播-成人直播室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