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的春天美得让人印象深刻,每天都是微风和煦,蓝天白云,繁花似锦,有种已经实现了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错觉。
但长期在北京生活的人都知道,这种美丽的景色往往特别短暂,也更值得珍惜。果然,4月9日这天,一场春雨打破了春日和煦,气温陡降像回到了冬天,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成人直播
2018级MSEM班的同学们参访盖茨基金会的热情,大家在正装外裹好大衣,准时到达平安国际金融大厦集合。
进入盖茨基金会办公区,前台已经摆放好为同学们准备的胸牌,看得出来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为同学们的到来做了细心的准备,这种细节上的周到让人非常愉快。当然,同学们也是有备而来,为本次活动的主办人郝睿禧官员和嘉宾李一诺女士、杜珩女士精心准备了礼物。
郝睿禧官员既是同学们的学姐,也是2018级MSEM项目的校友导师,她带领同学们前往展览室,细致的介绍了盖茨基金会的主要项目和工作理念,她提到:盖茨基金会的项目很多都是把科技和实际结合的产物,不止是找最棒的科学家研发出能够改善问题的产品,还要考虑怎么才能让产品适合当地情况,能够真正的在当地推行下去,比如为了让疫苗保持低温冷链的状态被送至贫困地区,盖茨先生资助的科研机构Global Good开发了不用电的便携式冰箱,并把专利免费转让给澳柯玛冰箱,最终双方成功地实现了技术的商业化;比如发明用激光杀死携带疟疾病毒的蚊子的仪器,杜绝病毒的传播。这些项目和同学们常见常做的健康医疗类的公益项目很不一样,更像是设计推行一些精巧的小发明,但却实实在在的拯救了很多人的健康和生命。正如睿禧学姐所说,盖茨投资的科研机构就像是科学家的乐园,科学家们可以忘情地用他们热爱的科学技术,投入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中。

展览室陈列的小发明
参观完展厅,同学们来到会议室开始座谈环节。郝睿禧学姐为同学们介绍了盖茨基金会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业务,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盖茨基金会是一家非永续型基金会,据说是盖茨夫妇受巴菲特的影响,希望“当世的人解决当世的问题,后世会有人出现去解决后世的问题。”李一诺女士形容这是一种个人的哲学观,盖茨先生希望后世提起他来,已经想不起他致力于解决的那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已经解决完不复存在了。
郝睿禧学姐也介绍了盖茨基金会的愿景和重点项目,在场的同学很多在公益组织工作,自以为对盖茨基金会的业务和项目并不陌生,但仍为其广泛性和先进性而赞叹,尤其是在公益行业能力建设和倡导性工作方面,盖茨基金会先进的募捐理念让同学们赞不绝口。
盖茨基金会健康创新与合作官员杜珩为同学们介绍了疫苗项目。杜珩官员毕业于北大医学院,有着多年疫苗研究经验。杜珩官员讲起疫苗问题得心应手,专业又清晰,她除了向同学们讲解了盖茨基金会推广疫苗的理念、实施方法外,还着重强调了疫苗公平性和可及性的重要意义。如何让更多人用得起疫苗,确保疫苗的覆盖率?为此,盖茨基金会在筹资策略和疫苗交付上首开先河,发起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结合受助国的情况做了诸多探索,包括联合募款,疫苗债券,集中采购和配送等,以此达成项目目标。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女士与同学们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同学们积极的向她请教,与她探讨,李一诺女士都给予了耐心的解答。

座谈环节现场
“一直都有关注盖茨基金会和李一诺女士的动态。这次的参访机会难得,能够实地了解、交流和学习。其中“非永续性基金会”的理念让我印象深刻,也体现了创始人独特的价值观。李一诺的分享对我启发很大,比如对于年轻人从“学生到社会人转换”的看法和态度,也印证了自己近期的思考。让我更加觉得盖茨基金会和李一诺都是公益行业里受人尊敬的公益组织和公益从业者。”
——2018级MSEM班 陈建江
“感谢郝睿禧学姐组织的这次参访,不仅让身体从繁忙的学业和工作中抽离出来,精神上也得到了补给和能量。盖茨基金会作为一个非永续型基金会,致力于解决这个时代的问题,帮助很多类似于“非洲疫苗运输”解决公益“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坚定的信念。作为媒体人,从Anna杜的分享中,也近距离碰触到一些不曾有过的报道角度,希望未来能用更优的报道传播公益事业。”
——2018级MSEM班 王慧颖
“无论是遏制传染性疾病、给贫穷人群提供金融工具、提高农作物产量、还是帮助女性实现自主计划生育,所有的公益行动都在践行着盖茨基金会的使命:所有生命价值平等! 感谢这次近距离学习的宝贵机会,领略到一诺老师的敏捷思辨力、乐天行动派团队的活力与笃定。非常棒的学习机会,翘首期盼下期活动。”
——2018级MSEM班 李佳

参访同学与郝睿禧导师、李一诺女士、杜珩女士合影留念
“人活着,要找到自己的mission,找到支撑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可以是宗教,哲学,世界观,价值观,要有属于自己的精神的力量。”
“你可以不是取得荣誉得到奖励的那个,而是铺路的那个人,你坚持在做的事情,最后一定都会回报给你,就算没有人知道。”
与同学们共勉。
供稿:李佳 2018级MSEM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