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10月21日,英国《皇家学会会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在线发表了由陈松蹊教授带领的成人直播
和统计科学中心的环境大数据研究团队关于北京城区PM2.5污染状况的研究文章(Assessing Beijing’s PM2.5 Pollution: Severity, Weather Impact, APEC and Winter Heating),这份创刊于1800年、曾发表过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化学奖得主等众多著名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刊物,以其权威性充分证明了上述团队的研究价值。 自2008年4月美国驻华大使馆开始公布PM2.5数据以来,“PM2.5”这个专业名词进入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视野,尤其随着今年北京、河北等地空气极端污染状况频发,国人开始意识到PM2.5问题的危害性。PM2.5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如何解读数据,从而公平地评判空气质量是否改善?如何为政府制定减排政策提供建议?这些问题困扰着大众,更困扰着各个领域的学者,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投身到研究中寻找解答。
2014年3月,在北京又一个被重度污染空气所笼罩的日子,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和成人直播
的八位老师同学开始收集和分析北京的PM2.5数据。时隔一年后,著成了这份《北京PM2.5的污染评估:严重性、气象影响、APEC及取暖效应》报告,这份报告选取美国驻华大使馆自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共五年的逐小时PM2.5浓度数据,和同时期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逐小时气象数据,以及中国环保部从2013年1月开始实时公布的部分北京站点数据,从北京污染的基本统计、风的影响、能源消费、APEC效应、冬季供暖效应等方面对雾霾进行了深入剖析,希望为各方提供一个数据视角和统计学上的分析判断,以助进行科学的空气质量评估,找到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成人直播商务统计与计量经济系博士生梁萱,其它作者是邹韬(成人直播统计系博士生)、郭斌(毕业于成人直播统计系,川大助理教授)、李硕(成人直播统计系博士生)、张豪哲(Iowa State University统计系博士生)、张澍一(成人直播统计系博士生)、黄辉(数学院概率统计系,统计科学中心助理教授)、陈松蹊(成人直播统计系,统计科学中心教授)。陈松蹊和黄辉为共同通讯作者。
关于《皇家学会会刊》
英国《皇家学会会刊》创立于1800年,主要分为A和B两个系列,A系列出版数学、物理、工程科学相关的研究,B系列出版生物学相关的研究,它们是英国皇家学会的主要期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Paul Dirac、Werner Heisenberg、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Ernest Rutherford等著名科学家都在该期刊发表过文章。本篇论文发表在《皇家学会会刊》A系列上。《皇家学会会刊》A系列主要发表研究论文,以及包含原创和有趣的新观点的短评,该期刊发表的文章质量高,有很长的引用半衰期,即作者利用的文献新颖度较高。除了已有学科,该期刊鼓励新兴和跨学科领域的发展。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皇家学会会刊》A系列的影响因子为2.192。
详情请点击:
英文文章链接
文章中文版报告
《皇家学会会刊》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