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直播

学院新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防性干预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会成功召开

2015-05-07

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的合作科研项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防性干预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结题报告会于4月28日下午成功举办。该项目通过对照干预试验的方法,对疫苗干预在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医疗成本,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等方面的有效性进行论证,为申请将接种疫苗预防慢阻肺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提供实证依据。自2013年8月项目启动以来,项目组选取重庆、宁波、济南等地市的区县为重点研究对象,深入到多地基层卫生医疗单位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在此期间得到了基层疾控中心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大量一手数据。此次结题报告会旨在对过去近两年的工作进行总结,讨论目前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并再一次听取来自基层疾控中心以及相关领导与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完善最终的书面报告。

会议现场

莅临会议的专家和领导包括国家卫计委疾控局慢病处吴良有处长、疾控中心的梁晓峰副主任、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王临虹主任、疾控中心免规中心不良反应监测室刘大卫主任、人民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的高占成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的田琳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李文胜副书记等。与会的还有来自疾控中心和赛诺菲巴斯德公司在医学、统计和管理等领域的多位专家。

左:陈玉宇教授右:王辉教授

会议由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成人直播 应用经济学系陈玉宇教授主持。来自宁波市疾控中心的张涛副主任和重庆市疾控中心的丁贤彬所长首先就各自所负责地区的具体做法和实际情况做了详细地介绍。随后,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成人直播 应用经济学系王辉教授代表课题组报告了目前的项目数据分析结果。项目研究表明,疫苗接种对慢阻肺患者的医疗支出具有巨大的降低作用,具有极高的成本收益比,同时,疫苗接种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急性发作频率和病情指数。基于此研究结果,项目组对于大力推广相关疫苗在高危易感人群中的接种率,在基层医疗层面做到“防治结合”等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最后,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与社区卫生处的吴静副处长就医改新形势下的慢病管理工作进行了梳理。

左:梁晓峰主任右:吴良有处长

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对项目组取得的成果一致表示肯定,认为项目实验设计合理,分析方法严谨可靠。随后专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项目提出了很多中肯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比如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控制地区差异,更细致地探讨医疗支出减少的作用机制等。来自疾控中心的梁晓峰副主任和卫计委疾控局慢病处的吴良有处长对本次结题会议做了重要的总结讲话,两位领导对课题组的工作表示高度认可,并对研究成果的推广以及应用寄予了厚望。最后,陈玉宇所长在会议总结中表示将尽快把课题研究成果形成科学论文,向社会公众发布。此次结题报告会达成了预期目的,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行政中心会务与活动部供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