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5-16日,由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和北京大学数量经济与数理金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成人直播-成人直播室
承办的“首届环亚太青年计量学者(YEAP)会议在成人直播
1号楼成功举行。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由成人直播-成人直播室
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年轻教员涂云东博士担任。国内外从事计量研究的著名学者与青年学者们就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青年教师和博士生参加了会议。
为期两天的会议安排了两场主旨演讲以及六组专题报告,共有20篇入选论文在会议上进行了报告和交流。成人直播
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的陈松蹊教授、王汉生教授、虞吉海副教授、涂云东助教授和宋晓军助教授分别主持了相关环节。
在15日上午的开幕式致辞中,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主任、成人直播-成人直播室
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联合系主任陈松蹊教授对当今的环境问题和经济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并寄希望于与会的青年计量学者,希望他们能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对当下的热点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把中国及亚太地区的经济学研究推向更高的水平。

Yacine Aït-Sahalia教授主旨演讲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Yacine Aït-Sahalia教授和美国堪萨斯大学蔡宗武教授应邀分别就高频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和外商直接投资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引发了在场青年计量学者的热烈讨论。

蔡宗武教授主旨演讲
15日上午,第一组专题报告以“时间序列计量”为主题,香港城市大学的韩旭老师在报告中分析了如何利用外部工具变量对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识别、估计与推断问题;中国科学院的王霞老师向与会者介绍了时间序列的严平稳检验问题,武汉大学的谢天老师就如何进行股票回报率的预测做了报告;上海财经大学的易艳萍老师报告了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平均估计问题。
在15日下午的“微观计量的识别与估计”专题中,清华大学的洪圣杰老师探讨了数据误报的识别与估计问题;上海财经大学的刘年青老师就双重拍卖的非参数识别与估计问题进行了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的徐吉良老师则就有测量误差和内生性的单指数的识别与估计问题做了报告。
第三组报告的主题是”空间和面板计量”。上海财经大学的金飞老师报告了带有Durbin外生变量的矩阵指数空间识别模型的估计与推断问题;中人民大学的雷敬华老师探讨了空间自回归二元选择模型的平滑空间最大得分估计问题;同样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章永辉老师则就带有固定效应的部分线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半参数估计结果进行了分析。

会议现场
16日上午,第四组报告以“金融计量”为主题。上海财经大学的陈强老师报告了针对高频数据的基于经验过程的遍历扩散过程的识别检验问题,武汉大学的庄额嘉老师探讨了基于四阶矩的风险度量以及其衍生的交易策略;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郭萌萌老师带来了自适应利率模型的报告;来自对外经贸大学的王芸老师分析了Ornstein-Uhlenbeck过程中均值回归(Mean Reversion)估计量的分布问题。
16日下午,在“假设检验”专题中,来中国自人民大学的李勇老师分享了他在贝叶斯识别检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样来自人民大学的马骏老师带来了他对经验似然比检验的二阶性质的探究,厦门大学的王学新老师展示了一类新型的对过度识别约束条件检验的研究成果。
会议的最后一组报告探讨“微观计量的一般问题”。对外经贸大学的冯强老师分析了当参数是弱识别时如何提高置信集,华中科技大学的魏杰老师介绍了有内生性的函数系数模型中的截断分位数回归问题,复旦大学的肖志国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他在带有不可忽视的缺失协变量的估计方程的半参数推断方面的最新研究。
会议最后,涂云东老师做了总结发言,他对各位嘉宾的精彩演讲,与会者的积极参与以及组委会的付出表示感谢,希冀此次大会能够为与会者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帮助。

嘉宾合影留念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参会的青年计量学者积极热烈的参与到学术讨论中,就当前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互相学习借鉴。我们相信,此次会议对推动国内青年计量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以及国内的计量学科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将成为一个国内以及亚太地区青年计量学者增强彼此交流,加强合作研究的最新平台。
(行政中心会务与活动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