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8日晚,奢侈品品牌专家、美国哥伦比亚访问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奢侈品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李杰博士作客《北大案例大讲堂》,与北大学子们共同探讨奢侈品“极致理念,卓越追求”的精神内核。从香奈儿到万宝龙,从GEORGE ARMANI到MASERATI,精美炫目的珠宝首饰、腕表、化妆品、汽车等奢侈品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优雅、迷幻的世界,李博士短短两个小时的演讲让同学们获益匪浅。本次讲座特邀著名品牌管理专家,爱帮公交执行副总裁吴彦群博士(北大校友,曾任ADM全球副总裁和诺基亚中国营销总监)担任点评嘉宾。讲座由成人直播
营销系主任、北大案例中心副主任彭泗清教授主持,成人直播
江明华、张红霞、徐菁等教授也出席了本次活动。

主讲人李杰博士
首先,李杰博士向现场的同学们展示了一系列万宝龙的奢侈品,眼镜、手表、香水、晚礼裙、袖扣……令人目不暇接,但是最受李博士推崇的当属一款钢笔,它不仅做工上乘,而且在其表面精细地镌刻了一条中国的龙图腾,极好地架接起历史和现实的感官体验。由此出发,李杰博士认为奢侈品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炫富”或者卖弄地位,正如Coco Chanel的名言“奢侈的对立面不是贫穷,而是粗俗”所论及的那样,奢侈品的存在是为了让人们在温饱问题解决后,向着更加有教养和修养的方向发展,并推动社会走向更加文明和有序的状态。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李博士认为,奢侈品的要义不在于“完美”,恰恰相反,只有包含缺陷的产品才能唤起人们的情感,而奢侈品营销的关键,就在于攻破“情感”的坚固堡垒。它们往往通过品牌形象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并制定标杆推动时尚行业向前发展。在这里,普通的营销规则往往并不适用,这是因为以情感为核心的奢侈品有着不同于普通商品的内在特征,这包括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高品质、稀缺性和卓越的功能;在外在特征上,奢侈品需要外溢的品质感,同时创造距离感和独特性。唯有如此,奢侈品才能最终赢得人心。
演讲的最后,李杰博士为中国的奢侈品行业出谋划策,从中国设计师蒋琼耳与爱马仕合作开创带有中国元素的奢侈品子品牌“上下”出发,李博士认为中国的大多数企业处于“有牌没有品”的阶段,并没有很好地挖掘与传承中国的手工艺文化,中国的企业需要借鉴国外成熟奢侈品公司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

北大校友,著名品牌管理专家吴彦群博士精彩点评

成人直播
院长助理,营销系江明华教授精彩点评
两个小时的讲座很快接近尾声,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会场气氛生动热烈。最后,江明华教授、张红霞教授代表成人直播
为演讲嘉宾李杰博士、点评嘉宾吴彦群博士颁发纪念奖牌,第26期《北大案例大讲堂》在愉快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张红霞教授(左一)、江明华教授(右二)、彭泗清教授(右一)
为李杰博士(左二)、吴彦群博士(左三)颁发纪念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