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直播

学院新闻

厉以宁教授出席“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2)颁奖典礼”并发表演讲

2012-11-21

“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2)颁奖典礼”于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成人直播 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出席并发表了题为“发展优势的创造”的演讲。演讲中,厉以宁教授表示,唱衰中国经济是没有根据的,只要中国加快改革,创造新的制度优势,就会产生新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改革红利。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发展优势的创造。

第一个问题,如何看待“红利”的消失。我们经常讲到“红利”的消失就是指“优势”的消失,具体地说,就是“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改革红利”(或称“体制红利”)消失了。“红利”的消失被认为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每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某个国家的特殊问题。重要的问题在于:经济发展方式到一定阶段后就必须转变,这是一个发展战略有待于重新制定和经济转型的问题。转型成功就会出现新的发展路径。不转型或转型不成功,经济将衰退、停滞。这是有先例的。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可以作为教训。可惜一些发展中国家认识不到转型的必要性,任何留恋原有的“红利”或“优势”的想法都会造成恶果。主要是三类恶果。第一,信心丧失,认为自己丧失了竞争的优势,难有作为了。第二,实体经济领域的投资者纷纷把企业迁到起步较晚的国家,结果对本国经济的前景不利。第三,本国实体经济的产业空心化,资金转移到虚拟经济领域,使资产泡沫扩大,经济陷入更深的陷阱,停滞不前,缺乏后劲。

第二个问题,新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指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人力资源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依据,一个国家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人力资源的优势。这种优势是会转变的。以日本和韩国为例,不同时期在人力资源方面有着不同的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的转变,使得经济发展继续下去。在发展前期,“人口红利”通常是指廉价劳动力的存在,廉价劳动力的存在是发展前期成本低的主要原因。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曾经依赖低成本而开拓市场,增加资本积累。从人力投资上看,这是有依据的。对廉价劳动力,长期缺少投资,人力资本带来的红利必然是递减的,所以到了后来,由于人力投资不足,人力资本红利必然下降。到了一定阶段,这种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是会消失的。但只是旧“优势”的结束。换句话说,旧“优势”只不过是人口旧 “红利”的存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旧“人口红利”的消失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问题在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形成“新人口红利”。“新人口红利”要靠大力增加人力投资来创造。以中国为例,随着经济发展,在增加人力投资并逐渐见效后,“新人口红利”将会出现。廉价劳动力时代结束意味着技工时代的开始。相对于后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它们尚未进入技工时代,而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技工的工资仍然大大高于中国。因此技工时代将给中国以明显的优势。而且技工时代还会再进入“高级技工时代”、“专业人才时代”,优势仍然是存在的。这里特别要强调,因为现在企业界有一种信心不足的现象,廉价劳动力优势没有了,我还靠什么呢?不要着急,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结束就是技工时代的开始。我们的技工比后发展的国家——柬埔寨、印尼水平都是要高的,而且我们的工资和发达国家相比要低,这就是优势,新人口红利不就来了吗?

小微企业是技工培训和成长的重要基地之一,许多小微企业主本人就是有专长的熟练技工,他们亲手教出来的徒弟也都是有专长的。为这个问题我专门在重庆和贵州做了考察,小微企业能力非常强,小的汽配修理厂什么样的车都能修,还可以制造一些配件,这种情况应该说是我们的优势。任何一个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着大量小微企业,他们或者是大型企业的合作伙伴,为他们生产零部件,或者供应原材料、燃料,许多小微企业还以自己的技艺为特长,生产名牌产品,他们都以熟练技工和专业人才而著称。

第三,新资源红利。资源红利原来是指土地、矿场等资源方面的优势。经济发展前期,土地、矿产较多也比较便宜,这就是资源红利。但应当看到,除非是真正地大物博的国家,否则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越来越紧张,资源优势就消失了。新的资源优势或新的资源红利是科学技术的先进性。海水淡化,治理沙化,振兴草产业,开发新能源,都是增加科学技术投资的结果,即先进科技成果。今年放暑假我在内蒙古考察,内蒙古兴起一种新的产业,就是草场业,很多民营企业在那里投资。中国牛奶不行,牛奶不行原因何在?吃得草质量不行,掺乱七八糟的东西,用来提高奶的蛋白质含量,对人体有害。内蒙古的草全部种新的,抗旱、省水、营养丰富,效果非常好,新的资源优势就来了。

在某些方面新资源红利是和新人口红利结合在一起的。没有熟练技工和技术专家谈不到科技的突破,也就没有新的资源红利。新资源红利同样需要创造,有了新资源优势,发展必定持续进行。新资源红利要靠科学技术的突破。一是要有新的发明,二是要把新的发明应用在经济领域,使这些成果在经济当中产生效率。前者靠发明家,后者靠企业家。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需要更多的发明家、更多的企业家。为此,需要调动更多发明家和企业家的积极性,让他们有用武之地。这就涉及到制度创新问题,没有适宜于发明家和企业家成长的制度环境,新的资源红利依然是一句空话。乔布斯之所以能成功,不在于他个人的才智,而在于他成长于适宜创新的制度环境,那里有产权激励体制,于是一个庞大的团队在乔布斯身边形成了。

四、新改革红利。改革红利又称为制度红利或体制红利。这是指通过改革让制度得以调整,从而推动着经济的前进。旧改革红利是指原有的改革措施带来的优势,但它是逐渐消失的,或者正在消失,这是必然的。旧改革红利如果不进一步改革,将是体制优势耗尽之时。所以制度调整必须及时推进,继续改革才能保证新改革红利的出现。民间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不继续调整制度是不可能形成改革的新动力的。我们可以举80年代农业承包制、乡镇企业兴起、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为例,这是中国历史上所特有的。为什么1979年农业承包推行这么快呢?因为人民有愿望,这个愿望是吃饱肚子,所以改革措施在四川、安徽等几个省试点后,马上全国学习,这就形成了农贸市场,什么东西都有了,又过一段时间,粮票、油票全取消了,这就是制度所导致。八十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兴起,可以看到一个新的现象,挤长途汽车和火车的,穿着西装,大包小包挤火车。他是什么人,乡镇企业的推销员,带着样品,带着订单走遍全国寻找自己的市场,不由国家分配产品,自己找销路。很快的,计划体制之外的乡镇企业商品市场就形成,大一统的计划体制就打破了。甚至在八十年代最后两年,我就在沈阳看见过,四川我也看见过,是什么呢?农贸市场有摊位卖股票,摆地摊卖股票,这意味着什么?因为乡镇企业是靠集资形成的,股票是不能退的,退股不行,可以转卖,全世界没有农贸市场摆摊位卖股票的。中央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加快了证券法的制定。没有改革,经济就不可能有突破。有了新的制度优势,才能够保证新人口红利、新资源红利的出现。新制度的优势是靠制度不断地调整而形成的,制度改革优先,才能够有技工时代,才会有科学技术突破。

当前都在谈改革,最迫切需要改革的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要赋予企业自主经营的权利,取消所有制歧视,打破行业垄断,缩小审批范围。这是最重要的。至于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也必须相应跟上。这才能使企业有奔头,有积极性。

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必须加快改革,以便创造新的制度优势。唱衰中国经济是没有根据的。今后中国经济会有持续增长期和新的发展动力。总之,对发展优势问题,对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改革红利问题,不仅要有新的认识,更需要有行动,优势来自创造。

院长办公室供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