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钧平肤色黝黑,花白头发,看似不修边幅,却难掩一股儒雅之气。这位成人直播-成人直播室
著名教授,聊起天来却和蔼得如邻家大叔。
跟很多和稀泥的专家不同,梁钧平看似风度翩翩,但观点却尖锐深刻,入木三分。提起垄断咬牙切齿,说起管理却谈笑风生。
透明的企业家最难
梁钧平的专业兴趣是研究企业和企业家的组织行为学和成人直播。“其实企业家复杂很容易,透明却很难。”梁钧平坦言,国内真正做到透明的企业家不多,王石是其中一个。
“国内企业家我最欣赏王石。”梁钧平说,王石很坚韧,看准能够坚持下来,抵制多种诱惑。一般企业家看准了不一定能够坚持下去。
万科曾经砍掉了很多赢利的非主业项目,这在其他企业家看来是不可能的,一个赢利的项目为什么要砍掉?做企业不就是为了赚钱吗?
梁钧平说,我认为优秀的企业家有四个特质,除了坚韧外,还有专注力、善于平衡自己的情绪和关注细节,这四项均兼顾到很难,但王石都做到了,而且他能够按照教科书一样,一步一步去做企业。中国的企业经营环境很艰难,不随波逐流,严格按照自己的信念去做事,这是王石的可贵之处。
“大家觉得王石很聪明,其实未必的。我觉得他有颗童心,坚守自己灵魂。在中国环境下能够坚守自己灵魂的人绝不容易。”梁钧平说。
有一些企业里,企业老板也能转换成官员,都能当一把手,这就是工匠,两个角色都不行。有些国企领导就很自负,能管多大的企业,也能管多大的政府。
梁钧平对此嗤之以鼻,企业家的形成需要一个摸爬滚打的实践过程,况且每一个企业都是相对独立的艺术作品,例如,王石做的很优秀,华为任正非也是很优秀,但把他们对调一下位置,可能都做不好。越是一流的,这个问题越突出。一流国画家是画不了油画的,画的油画有国画感;一流油画家也画不了国画,画出的国画有油画感。两个都可以画的是工匠,是不入流的。
前些年有些企业家大谈军事化管理,把军事战略运用到商战,似乎成效还不错。
“这是有问题的。”梁钧平说,中国环境下专制企业效率比较高,是外部环境与企业环境互动导致了这个东西。你不能说戴着手铐能干活,就说明比自由之身更有效率。军事化管理的企业非常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忠诚也恰恰是极权主义统治所需要的社会心理基础。
军事化管理的兴起,人性化管理就会欠缺。梁钧平说,不少中国企业非常重视power而忽视了right,这个power是不可不防的,它是施加给他人的一种力量,强加给别人的一个东西。power不被严格控制的话,所有的right都没有了。
在管理中应重在提醒人,严格来讲人不需要他人的激励,人是自己自受了激励,因为只要有组织和领导的支持关心和爱护,有组织环境的各种投入,人自然就有行为的产出。管理也有集权的问题,但和专权有本质区别。
“海底捞”是最近被频频提及的一个企业,因为调动了员工积极性,海底捞的服务屡屡被人称道。虽然只是传统的餐饮企业,他的管理被很多大学商学院当成案例讲授。
梁钧平说,海底捞确实为员工提供了一个自尊和自主的环境,这才是我们管理者干的事儿。管理在于给员工提供一个产生自主、自尊、自重的环境,海底捞员工的热情服务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装出来。
而在一般官僚体制的组织里,组织和领导决定员工的命运,员工的表现和努力不是重点,领导赏识不赏识你,组织赏识不赏识你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你的命运。海底捞提出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未来命运在较大程度上操控在自己手里,这才叫自主,自主才能产生真正的自尊。而在官僚体制的组织里,难以产生真正的自尊。
搞管理的人最怕垄断
被组织和领导决定员工命运的企业,最具代表的就是国有企业。在中国,很多大型国企号称“共和国长子”,不但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电力、电信等部门,也创造了大量的利润,比如中石油连续被国际上评为最赚钱的企业之一。
但国企的垄断也被人诟病,国企员工的高工资高福利也被媒体频频曝光,国企究竟是国家不可或缺效率很高的企业,还是浪费巨大名不副实的国家累赘?
国外曾有一个研究,什么样的利益集团对政府压力比较大?研究结论是人数相对比较少、组织化程度高的利益集团对政府压力比较大。如果再加上无论在组织链条上还是意识形态上都跟政府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的利益集团对政府的压力最大。
梁钧平说,在中国,这样的利益集团就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占有大量的社会资源,很多国企直接脱胎于政府部委,很多国企领导跟政府官员之间经常角色互换,在任的国企领导都是属于政府行政序列的,不少国企是副部级企业。
梁钧平说,国企处于垄断的位置,融资成本低,租金又便宜,没有人是竞争对手,而且利润大部分是账面利润,把管理漏洞给遮盖了,一旦处于竞争性环境的话,管理毛病立刻显现出来。国企和民企同样都是共和国的企业,收入差别那么大。这样的体制肯定不行的。
“搞管理人最厌恶垄断。”梁钧平说,垄断能够把一切真实的东西变成虚伪,真的变成假的,假的变成真的。
梁钧平分析,垄断组织内部通常存在比较严重的政治斗争,如果是以权力为导向的政治斗争,那么这个组织所谓的效率,所谓贡献一定是虚假的。所有的领导都是权力竞争意识、
斗争意识,领导都是貌似胸有成竹,表现的很沉稳。这种环境下人的的独立思考通常对于组织是负的贡献,因为不少人在动坏脑筋。企业由于处于垄断地位,照样是挣钱的。
很多国企搞圈定后备干部,梁钧平对此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企业圈定后备干部有一个逻辑前提,必须对未来五年、十年组织的环境,包括市场、政治,文化、经济这些环境的变化,有准确的预测能力,才能知道哪个时候需要什么样的后备干部。但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人是没有这种预测能力的,你凭什么给企业未来选拔后备干部?
“我怀疑,圈定后备干部多少有一些封建统治的遗传基因,当年皇帝立太子,不就是为未来储备后备干部吗?”梁钧平说,此外,进入后备队伍之后,人就会自我暗示,要当一把手了,绝对不能犯错,大家比着不犯错误,干部作风就变得很平庸,没有任何开拓性和创造性;另外有一部分人,看到前途无望,就可能做一些出格的事吸引眼球,比如“打黑”搞成了黑打。
喂养自己的灵魂
北大荒下乡8年。 198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本科、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教于北京大学至今。这样丰富的经历,让梁钧平的心态很开放,正如他对幸福也有自己的理解。
什么是幸福?梁钧平说,英国人类学家曾说,坏的情况有所好转,这就是幸福。上天给穷人的幸福不比富人少,钱到一定数量以后,不能带来幸福,反而带来很大的麻烦。
令梁钧平佩服的人既有限,又特别,“我佩服的三个人其中两个是英国的,一个是《指环王》的作者托尔金,一个是《纳尼亚传奇》的作者路易斯。”喜欢童话和神话,梁钧平坦言,自己其实是一个很有童趣的人。
“我特别向往高尚的东西,因为我能感觉到它们含有喂养自身灵魂的高尚韵律。”梁钧平把《指环王》看了多遍,他认为,作者用高尚的灵魂讲了一个有关灵魂的高尚的故事。另一个是中国的经济学家顾准,一个能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中坚守自己灵魂的伟人。
“我觉得管理者和企业家都一定要了解灵魂有高尚灵魂和平庸灵魂之分。灵魂需要喂和养。”“喂”是指要尽量接触或了解一些高尚的作品和人物;“养”是指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实际情景中要尽可能扮演好你作为儿子、父亲、丈夫、领导、下级、同事等角色。梁钧平说,很多老板学员对老师非常尊敬,但转眼对自己的员工呼来喝去,前倨后恭。在行动中,要喂养自己灵魂,首先是对别人灵魂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