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直播思想力·金融政策与实践系列讲座第二期
演讲题目:城乡中国的土地问题
演讲嘉宾: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
时间:4月27日,星期五,12:10-13:30
地点:成人直播科研楼K01室
摘要:
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城乡关系发生革命性跃迁,农民与土地的粘度发生变化,乡村的人地关系、农地权利、农业经营制度、农业发展方式、村庄制度、城乡关系等呈现新的特征,乡土中国转型为城乡中国。在代际革命、农业转型、乡村分化、城乡互动的作用下,城乡中国的土地问题既不同于乡土中国,也有别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土地功能因发展阶段转换而变化,城乡格局变化带来土地配置制度困境,农业历史转型带来农地权利与经营制度不适应,乡村分化凸显宅基地制度滞后。新发展阶段要实现从城乡中国到城市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解决好城乡中国的土地问题是关键,必须推进以城乡中国阶段为背景的土地改革,重点是明确城乡中国阶段的土地功能定位,实行城乡互动的土地配置制度改革,适应农业转型的农地权利和经营体系重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宅基地制度改革。
简介:

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经系与土地研究中心及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农村部副部长,国务院发展中心城乡统筹基础领域负责人,中国经济时报社长、总编辑。中国土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乡发展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农村产权学会副会长。中央政治局31次集体学习土地问题讲解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银行合作的旗舰项目《中国:2030》以及《中国高效、包容、可持续城镇化》专题负责人。国土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人。其代表性论文有《土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成长》,翻译著作主要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等。近年出版的有影响的土地专著有:《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土地制度改革与转变发展方式》、《直面中国土地问题》等。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期间,曾对中国土地政策改革及地方试验产生过重要影响。2016年下半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主要方向为土地制度与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城乡互动。
欢迎感兴趣的老师与同学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