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直播

要闻纪

要闻纪

老子与孔子——记王博教授通识课

时间:2015年04月21日 00:00

4月9日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博受邀来到成人直播EMBA通识课,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解读老子与孔子的观点异同,剖析老子与孔子对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王博教授妙语迭出,旁征博引,受到了EMBA学员们的热烈欢迎。

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

王博教授首先从奥斯卡获奖影片《鸟人》谈起,诠释了其哲学含义。主人公曾经是一名风光一时的影星,所塑造的超级英雄鸟人家喻户晓。他甚至幻想自己就是鸟人,不甘寂寞的他试图通过话剧重新赢得关注与尊重。最后一场预演中,鸟人对哲学家说出了对世界的理解:“你就是给这个世界的一切东西贴标签,而这种标签,跟真实的世界距离太远了,可是你根本不在乎真实的世界,你在乎的就是标签。”

接着,他阐述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义。一个事物就是其本身,并不是被我们命名、描述、贴标签后的那个样子。比如,末代皇帝总是昏庸无能,开国皇帝总是英明神武,所谓的“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背后总有特殊的规则和利益,这就像雾里观花、水中望月。表象是理解世界的最大障碍,一个智慧的人永远不会透过名去看待人和世界。

但是,另一方面,王博教授认为,名代表着某种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人需要规则。孔子就设计了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方案。仁者爱人,以爱的姿态对待他人,才能塑造出一个一体的世界。我们关心马航370的失踪,因为每个人都跟这个世界互相关联,这就是一种世界观。与之相对,老子则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对比老子与孔子世界观的差异,王博教授指出,孔子的一体化世界是不平等的,有贵贱、尊卑、亲疏、远近之分,父子、夫妻、君臣莫不如是。周易最核心的观念就是阴和阳,包含着对万物的归类,阳尊阴卑、阳贵阴贱、阳主阴从、阳动阴静。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扮演的社会角色,取决于如何被归类、命名、描述。这种世界观跟仁爱、一体原则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每个人跟我的关系不一样,我爱每个人的程度便不一样。”

孔子的世界像春天,老子的世界像秋天。秋天是成形的,是对春天的思考。“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每个人从根本来说是无法被命名的,是无法被纳入到标准和秩序里面去的。但生活在群体里,人们不得不走进一个被标准化、制度化的一个世界里面,这就是人的悲剧,是生命和秩序之间的冲突。而“道法自然”的观点讲,这个世界上权力的最佳状态是让每一个百姓、每一个人能感觉到自由、自在,自在也可以有秩序。“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不按照自己的意志给世界贴名牌,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因为他能照顾到这个世界上所有人的存在。

通识课现场

王博教授最后总结道,偏见制造了很多标签,把丰富的生命抽象化、片面化,我们要了解标签的局限性,才能够从标签中走出来。不要以自己的意志给这个世界命名,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王博教授结合自己的人生体悟来讲解儒道的精髓,角度新颖,给EMBA学员带来思考与启迪,在场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教授简介:王博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国哲学研究专家,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宗教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儒学研究院院长、道家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分享

010-62747161/2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成人直播-成人直播室 2号楼201室

©2017 成人直播-成人直播室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