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晚,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经济学院教授刘伟在成人直播
阿里巴巴报告厅为EMBA学员上了一堂精彩的通识课,课程主要围绕“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特点与宏观政策调整”这一主题展开。成人直播-成人直播室
副院长、EMBA中心主任张志学教授主持了本次通识课。
刘伟教授首先解读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改革开放35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9.8%的增长速度在发展,创造了战后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到去年年底,中国的GDP总量达到了56.88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GDP的比重为11%,排在世界的第二位。同时,在这35年间,中国实现了从低收入穷国到当代下中等收入国家,再从当代下中等收入国家到当代上中等收入国家的两次历史性转变。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已经发生的实践上来看,从2010年开始,给中国十年时间,中国可能实现从当代上中等收入国家向当代高收入国家的转变。可以说,中国人从未如此接近现代化,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实现现代化的巨大机遇。但另一方面,“中等收入陷阱”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的总量失衡进入“滞涨”的状态,而构成中等收入陷阱威胁的各种变化与因素,都在目前的中国并存,这也成为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深刻挑战。
接着,刘伟教授针对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具体分析了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发生的问题与原因。他认为,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面临着经济下行与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面对经济下行的威胁,其主要原因是内需不足。在投资方面,尽管中国的投资需求增长速度并不低,但中国投资需求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而作为市场力量的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在消费方面,由于中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而随着差距的拉大,整个社会消费倾向会逐渐降低。而在通货膨胀方面,全面结合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来考虑,通货膨胀率相对来说较为温和,但是由于对这次通货膨胀背后原因的复杂性的认识,国民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值有所上升。一方面,现阶段中国的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的通货膨胀,不能采用传统的银根紧缩方法;另一方面,国际开放性因素的加入加剧了通货膨胀问题的复杂性。
最后,刘伟教授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解读了目前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方式和根本的思路。针对这种双重的经济增长压力,我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这种反向搭配的宏观调控政策,以最大可能降低宏观决策的风险性,确保中国当前经济“稳中求进”。同时,刘伟教授还强调,结构失衡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主要矛盾。因此要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转变发展方式,解决一系列的经济结构问题。而如何推动结构升级?刘伟教授认为,结构调整的基本动力来源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则依靠制度创新,一个和平、公平、有活力、有充分竞争力的制度安排,对于一个民族的自主创新来说相当关键。而实现制度创新,要全面升化改革。
此次通识课,刘伟教授以细腻生动的分析为EMBA学员们全面地呈现了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并结合中国历史的走势,将中国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加以透彻的解读。从刘伟教授的课程中,学员们不仅了解了当前中国经济的整体动向,还深入理解了经济学的逻辑与方法,获益匪浅。课后,学员们纷纷提出问题,刘伟教授精彩细致的解答再次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