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直播

要闻纪

要闻纪

许智宏院士通识课——《植物与人类》

时间:2012年05月11日 00:00

2012年5月10日晚,成人直播EMBA通识课之《植物与人类》于成人直播 2号楼如期开讲。本期有幸请到了北京大学前任校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许智宏院士作为主讲嘉宾,为慕名而来的新老校友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植物王国。成人直播-成人直播室 副院长、EMBA学位项目中心主任张志学教授主持并全程参加了讲座。

“不老松”许智宏院士开讲《植物与人类》

张志学教授主持本次通识课

许智宏院士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1979年至1981年,先后在英国约翰依奈斯研究所和诺丁汉大学植物学系从事研究工作。自1983年起,历任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副所长。1992年10月至2003年2月任中科院副院长。1999年11月至2008年11月任北京大学校长。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 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植物发育生物学、植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生物工程的研究,在植物发育、组织和细胞培养以及生物工程领域,已发表论文、综述、专著共200多篇(册)。为推动我国植物科学和生物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课堂上,被同学们亲切称为“许爷爷”、“不老松”的许智宏院士为大家展现了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植物:榕树落地即生的根、佛肚树中部向外凸出的茎、以昆虫为食的猪笼草、分了雌雄花蕊的黄瓜花……许院士指出植物科学是很好玩的,但也是门严肃的学问。植物作为第一生产者,是人类主要的食物和能量,为人类提供日常供给外,还有保健功效和缓解、抑制病情的功效。同时,还是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来源,维持着生态的平衡。植物丰富的种类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些植物也给人类带来了危害,比如罂粟、水葫芦、蓝藻等等,有的是人类使用不当造成的,有的是产生于人类对环境的污染。从微观角度上,通过细致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生存基础、生命现象,生命科学研究者建立起了植物基因库,对于改良植物品种、更新植物品种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如何处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对植物生存的影响,也将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现场气氛持续热烈,而互动环节中的你问我答更是将大家的兴趣引领到了极致。提问从如何治理每年入春初夏总是困扰很多人的满街柳絮,到转基因对人类的影响,更有同学问到动植物间可否杂交的奇思妙想,对这些问题许院士耐心一一作答。柳絮实际上是种子的毛,没有种子就没有毛,通过改变物种特性可以减少直至解决这个问题。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性有几点:第一转基因作物转入的外源基因是否有未能预想的到效应。第二是转基因对非目标生物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三是转基因食品对人类的安全性。第四是我国的方针:加快研究、推进应用、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目前尚未证实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实际影响。对于动植物间的杂交,以前尝试过把动物和植物细胞放在一起,它不能细胞分离,所以这个工作后来没有再做。但突破性的尝试在于过去靠血清种体,每年耗费大量血清蛋白,而且血清有病毒感染,若是拿植物来生产血清,水稻蛋白很容易提取,也很容易分离产生淀粉,淀粉很容易发酵,制成血清蛋白的产量是非常高,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且可操作性高,未来商机无限。

座无虚席,现场气氛热烈

植物课题对于平日里身处管理层、奋战在公司最前线的同学们来说既陌生又新鲜。这样一堂生动、鲜活的课程带领大家一同走进全新领域,回归自然,在喧嚣纷纷中,求得一份恬静,一份启迪。通识课结束后,同学们依旧意犹未尽,与许院士探讨自己的困惑、畅想。大家纷纷表示,今天的课程填补了知识领域的空白,通识课的举办为同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求识空间,利用不同维度的整合提升认知,更为全面的吸纳知识,对大家的帮助是巨大的,意义是非凡的。

成人直播EMBA通识课开创至今已有一个年头,在这一年中,不断通过邀请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知名学者,打破以往教学体系中的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的格局,从学科架构、学科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学科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解读学科奥妙,碰撞思想火花,分享研究心得,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综合素养。未来,通识课也将秉承创办初衷,继续为广大校友献上更为丰富、包罗万象的知识盛宴,敬请关注。

分享

010-62747161/2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成人直播-成人直播室 2号楼201室

©2017 成人直播-成人直播室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