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组织情境下员工工作行为大数据研究
主讲人:徐敏亚 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副教授
●企业内部要有控制也要有自由。自由可以补充规制的不足,让员工打破部门壁垒,产生更多的合作和激发。
●在大家庭里除了天才和坏孩子,普通孩子也应得到关怀。在企业中大部分的工作是靠中间的大部分的员工来完成,如果他们能更投入,企业的业绩更上一层楼。
●当员工们自主管理时,领导就能被解放出来,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战略重点和客户问题上。
●企业对员工成长的投入,除了资金等资源之外,还需要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作为支撑。
●在你成为领导者以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长有关。当你成为领导者之后,成功都同别人的成长有关。
第十一讲 新冠肺炎国际疫情评估与预测
主讲人:陈松蹊 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联合系主任
●根据疫情传播路径,政府和主管部门通常有三条主要管理策略来减少感染、控制疫情蔓延:
(1)降低传染率。通俗来讲就是隔离。
(2)提高人群的检测率,缩短从潜伏状态到确诊状态的时间。
(3)通过有效的治疗提高治愈率,让患者痊愈,不再成为病毒携带者。
● 根据防控速度,25国总体表现大致可分为“快速响应”和“行动迟缓”两个梯队;而政策执行的速度、力度和持续性,对有效控制疫情至关重要!
●对于疫情严重的美国、英国而言,尽早采取原有行动也会大大降低疫情的感染扩散规模和死亡人数。在与新冠病毒战斗打响之际,他们错失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在新冠这样高传染性、高致死率的公敌面前,更积极的作为,才能最大程度避免牺牲和悲剧。这也是“中国速度”建立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以及当初全国驰援武汉等行动的意义所在。
第十二讲 数字经济:企业的数字孪生及其成效
主讲人:张国有 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
●数字孪生是实体状态与虚拟状态的同胞转换。企业通过数字孪生机制对实体对象进行反馈、仿真、干预。
●“新基建”的实质是数字技术基础建设,它将对信息时代的技术累积与生产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数字经济发展的四个构成要素:产生数字技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协同治理的规则。
●能否适应数字化发展是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
●谁能做成做好数字孪生,谁就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连收破烂的企业都在做数字孪生,你还在等什么。
第十三讲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宏观经济迷局
主讲人:唐遥 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
●我们正处于一个持续性的高不确定性的时代。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员和货物流动带来困难,致使贸易成本上升3%左右。全球经济深度衰退,恢复缓慢,本次危机中一些主要新兴市场的前景堪忧。
●疫情从国内产能、海外产能、国内外的消费需求这几个方面影响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的方式。
●中国制造在应对未来的潜在突发事件时,具有系统性的优势。
●我们应该坚定坚持国际合作和经济交流的大方向,分析和理性看待各国重新布局产业链的举措,强化我国核心产业,为长期的国际合作奠定基础,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借助国内最终需求稳定产业链国际合作。
第十四讲 互联网下半场的区块链如何改变互联网体系
主讲人:王志诚 金融学系副教授
●区块链的结构包括底层、中间层和上层,涉及数学、密码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法律、金融学等多个领域。
●区块链体系下的基本原则是:网络化的诚信、安全性和真实性、隐私保护、权利分散化和权利保护、生态 开源、价值和激励。
●相较于传统组织,区块链组织的特点是:透明性、协作性、开放性、社区性。
●技术具有中立性和局限性,区块链不能替代实体,只是助力实体。
●人可信,万物可信。人无信,无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