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0日,由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十二期《北大案例大讲堂》在成人直播1号楼202演讲厅顺利举行。本期案例大讲堂由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委员会成员、中国公共政策与监管事务主管合伙人和北京首席合伙人吴卫军先生担任主讲嘉宾,成人直播学院院长助理、金融学系副主任张峥老师担任主持。北京大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融学系刘力教授,以及北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铁民等多位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自1978年起,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30多年,而金融改革则贯穿始终。中国的银行历经大一统银行、专业银行体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改革。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面临两方面的困境:资本金的短缺和改革路径的选择,这对决策者和实施者提出极大的挑战。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革之前,普华永道为其在关键领域制订“改革路线图”,领导设计者吴卫军先生就此案例向现场观众娓娓道来。
现场观众聚精会神
2002年底,普华永道设立专家团队为中国银行在营运重组、财务重整和财务报告三大关键领域制定十五个步骤,开展中国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营运重组方面,吴卫军先生以总分支行三级控制为例,指出由于商业银行总行、分行以及支行呈现纵深的组织架构,导致总行控制效率低下。为推动中国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普华永道为其建议扁平化的组织架构改造和集中的电脑控制系统。同时,董事会对银行的治理尤为关键,中国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还需对董事会进行重组。改革重组之后,中国银行的董事会引入了高水平独立董事成员。普华永道还从业务战略、业绩考核以及风险管理和流程重组为中国银行提供专业建议。
吴卫军先生讲述中国银行改革线路图

张峥老师精彩主持
财务重组方面,吴卫军先生重点讲解了中国银行巨额不良非信贷资产难题以及当时资不抵债财务状况的解决方法,引来现场听众阵阵感慨与赞叹。2004年,中国银行完成历史遗留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随后,吴卫军先生还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革过程中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扮演的角色和采取的措施。同时,吴卫军先生认为中国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引进战略投资者是明智之举,为银行发展提供了较强的技术支持和坚实保障。
此后,吴卫军先生列举两个会计案例——新旧股东责任划分和银行企业年金计划,与听众分享会计实务的相关经验。在随后的提问环节,吴卫军先生还就现场听众关于余额宝、互联网金融等问题从多个层面一一解答。
演讲在吴卫军先生与现场听众幽默机智的互动答疑中圆满结束。北京大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金融学系刘力教授为吴卫军先生颁发了北大案例大讲堂纪念奖牌。预计本次演讲后,案例中心将与普华永道展开更多案例开发方面的合作。

刘力教授(右)为吴卫军先生(左)颁发纪念奖牌
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