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新入学的研究生更好地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完成知识型学习向研究型学习的转型,成人直播
本科研究生项目办公室组织了2013级研究生新生与学院教授面对面沟通的座谈会,邀请老师们介绍自己的求学与科研经验,解答同学们的疑惑。这对于应对新生活新挑战的同学们来说犹如甘霖,获益匪浅。

9月5日上午9点,成人直播2013级学术研究生项目新生齐聚成人直播
新楼111室,聆听老师们的教诲。此次座谈由本科研究生项目执行主任孔繁敏教授主持。参加座谈的老师分别是我院金融系联合主任金李教授、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副系主任王汉生教授、应用经济学系颜色副教授和孟涓涓助理教授。孔老师首先请四位教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兴趣、教育背景以及在求学和研究过程中的感悟。随后,各个专业的新生积极提出问题,与老师们展开了轻松而深入的互动与沟通。出席座谈会的老师都有着出众的教育背景,是从众多科研人才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才俊,他们对学习与科研有着深刻的理解与丰富的经验,向所有同学不吝赐教地传道解惑。

如何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对于这一问题,各位老师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经历,总结了那些对自己的抉择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与事。金李老师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时,从最初的纯数学建模到后来的理论与市场研究,回忆起此中的彷徨与思索,自己的努力摸索与导师的宽容鼓励,是一个痛苦却快速成长的过程,让所学的专业最终变为终身职业;孟涓涓老师建议同学们依托成人直播
完备的培养方案,在开课范围内好好学习,夯实方法论的学习,在课外拓展研究兴趣,形成有建设性的思考和批判,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颜色老师则认为与老师同学们多交流,多看著作和文章,深化积累,并不断尝试,才能寻找到自己的方向。

在研究中如何才能创新?统计系王汉生老师认为,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一定是在洞悉历史并关注现实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发现创新点,理性而有效地创新;金李与颜色老师都表达了现代是“微创新”时代的观点,创新无法凭空捏造,也不能好大喜功,只有扎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孟涓涓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的创新都是以独立思维为前提,对于前人研究和权威不假思索的赞同会磨灭创新,独立思考加上社会经验的积累,注定了创新是一个不断磨练和积累的“体力活”。

科研中的压力如何排解?这个问题是每个科研人必须面对的问题,老师们的回答也缤纷诙谐。王汉生老师强调“伙伴与朋友”的作用,在挫折面前的惺惺相惜与相互鼓励能成为继续前进的动力;金李老师认为压力不一定是坏事,高压锅能煮出美味的食物,同样,我们可以从压力中更快地成长;颜色老师的回答则更具有当下流行的“正能量”——每一个人的成就都是因为他人的欣赏、帮助和支持,绝不是单打独斗所能实现的,所以我们在这样的社会支持下,应该不断整理心态,持续地努力和前进。

最后,孔老师总结了老师们的发言并对同学们提出了学习的建议和期望,他认为从知识型学习转向研究型学习的关键在于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随时了解科研领域动态,关注现实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从个体、群体和组织等微观层面到产业、经济体甚至社会的宏观层面,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研究者。
本科研究生项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