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典型的成人直播人:2011年考入成人直播
,本科时连续两年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为成人直播同学学习生活发光发热;2016年成为成人直播
金融硕士的一员,硕士毕业后就职于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

但他更是一个非典型的成人直播人:在大三时同学纷纷暑期实习的两个月里,他却选择到欧洲交流,走遍欧洲14国20个城市,用双脚去丈量世界的距离;本科毕业之后,他又一次做出与其他人不同的选择,保留研究生学籍一年,前往国家级贫困县河北阜平成为202名初中学生的生物老师,为支教和公益事业奋斗与奔走。
——一路上,他收获了许多同龄人没有的经历与体验,也见证了自己的蜕变与成长。他也认为,从学习到支教,再到工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更是先前经历的结果。
似乎一直与众不同的选择
谈起七年成人直播生活,有两件与众不同的选择最令宇健感到正确而值得:一是大三暑假的交流经历,一是本科毕业后的支教经历。
大三暑假的交流经历,在宇健看来可以说是一次幸运的偶然邂逅。大三的暑假,大家都忙于暑期实习的时候,宇健却选择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前往哥本哈根商学院开启了一段两个月的游学之旅。
“那个时候,我们只有周二和周四早上有课,所以我们每周的安排基本上都是相似的。周四早上收拾好行李,周四一早拖着行李箱去上课,下了课之后直接奔赴机场,飞到一个国家玩上几天,等到周一的晚上再回来,休息一下,准备周二早上的课。”每一周都是这样,累并快乐并充实着。趁着这个暑假的宝贵时光,宇健和他的小伙伴一起,在两个月之内走遍了十个国家14个城市,基本把欧洲大陆转了个遍,这段时光,也成为了他本科阶段最宝贵的回忆之一。
宇健提到,很多同学都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小伙伴们在某个时间完成了某个事情,那我也要像他一样去实现这个特定的目标。但现实中更常见的是“粥多僧少”,每个人都去追求的目标,不一定在于目标本身有多难,追求的人多了,自然就“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因此,主动地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事情,才是真正的有思考、有取舍、不从众;“从心出发”,才能实现更加全面的自我。
本科毕业后的支教经历,就是一次勇敢的主动选择。宇健说,因为他的父母都是老师,因此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成为一名老师的梦想,高考后,他一直有个没有实现的想法:报考师范类院校、做一位优秀的老师——这次支教,也算圆了他的“教师梦”。
“我印象特别深,有一次带着那些孩子们来到北京大学参访,有一个孩子就看着那些摩天大楼,眼睛里亮亮的,然后对着我说‘这就是大城市啊!’。这件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我也想尽自己的能力,为这些孩子们做一点事情。”在宇健和朋友们的努力下,西部愿望公益项目也顺利的发展到了今天,很多西部的孩子们走出山村来到大城市游学,开阔眼界、增长阅历,而对于宇健自己来说,这个项目也实现了他行走天下,心系公益的“愿望”。

支教的一年时间,带给宇健很多的收获和成长。他说,自己有三个方面的能力在支教的时候得到了锻炼。第一,公众发言的能力。尽管在本科期间担任过很多活动的组织者,但是他在面对公众发言的时候仍然会紧张,“在支教的时候,我教的两个班分别是108个学生和84个学生,每天上课时面对着台下的一百多双渴望的眼睛,就要求我必须能传道、授业、解惑,必须坚定地告诉他们,老师会教你如何掌握知识。这种锻炼的强度,很快就能使得一个人的讲述能力得到迅速的提升。”
第二,支教的经历也使宇健实现了自我心智的成熟。刚开始上课时,宇健一直纠结于如何能更好地和学生老师们交流。老教师告诉他,一定要反复给同学们一遍遍讲授课程知识,对学生严格才能让他们听话。但是很快,他发现这种上课方式的效果并不好,单调的文字远不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于是,宇健开始思考,如何能使得课堂变得更加有效,他开始结合一些小故事,来让更多的学生记住相关的内容。“比如生物课本上讲到各种不同的鱼的种类,我就放一张自己旅行当中的照片,然和和他们说这是我在旅行时看到的鱼类,并通过提问和有趣的解说,使同学们一下子记住不同鱼的名字了。”从他人出发,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兴趣点,并成就他人,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亦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支教还提升了宇健快速反应的能力。面对学生们下课之后像潮水一样涌出的问题,宇健必须快速做出反应,用一个完整的逻辑来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尽管对于有些问题自己也并不是十分有把握,但是还是会快速思考和反应,及时给同学们一个完整的解题逻辑。这对于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在支教的过程当中收获的这三大能力,其实和实际工作当中需要的能力都是相通的。”支教这一年的经历带给宇健的成长是多个方面的,虽然过程当中也有辛苦,有汗水,比如为了备课,绞尽脑汁想出有意思的小故事;比如住在没有上下水的宿舍,每天早上自己提着几大桶水上下楼“锻炼臂力”,但是过程当中收获的成长,对于宇健来说更是弥足珍贵的。

(图中右三为黄宇健)
2016年8月,黄宇健回到北京,成为学院2016级金融硕士的一员。刚开始硕士生活时,还在寻找方向的他感到有些迷茫与不适应。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不盲目、不从众、不浮躁,找到适合自己方向的才是最好的选择。经历过困惑与迷茫,他也在不断思考“术”和“道”的关系:大家看重的实习份数、实务知识、行业思维是必须学习的“术”,但更重要的还是阅历的积累和提升而产生的“道”。具体而言:
为了成为一个更加全能的金融从业者,“术”的锻炼不能停留在表面。宇健认为,求职过程中实习积累的根本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是在每一份实习中能否获取足够的行业沉淀与技能提升,通过较为长期的锻炼,不断提升自我从而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在他的实习经历中,包括中信证券、中金投行在内的每一份实习的时间都很长。在中金实习期间,他从日常实习到summer intern,前后忙碌了接近9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全面提升技能,积累项目经验、找寻契合文化,最后,他也坚定了自己的求职方向,顺利地收获了中金投行部的offer。
偶然与必然,则是阅历积累产生的“道”,看似偶然的结果,却离不开那些必然的积累。宇健在硕士时参加了非常多面试,专业技能和行业思考方面的考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所有面官所一致的。“面官都不会问我那些很套路的behavior的问题,一般都会聊起我去欧洲旅行和支教的经历,而这些经历也是我感触最深,最有的说的经历,和面试官聊完之后,他们也都会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宇健认为,职业发展的本质是丰富经历带来的全面人格,不应功利地刷简历,要多体验多感悟,培养全面的人格,从而在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图中第二排左三为黄宇健)
宇健一直有个信念,就是:坚信未来,可以与初心相遇。在他看来,每个人内心深处总是有很多梦想,抑或是许多心愿和愿望,无论当下能否实现,只要始终朝着自己的初心出发,这些梦想和愿望,在未来的某一刻都会与自己相遇。他如是说,也如是做,两个初心也如是与他相遇:
①从小时候想当老师,到本科毕业后赴河北阜平支教实现理想,为县城初中的孩子们教授课程,并坚持公益实践。他对学生说:坚信未来,可以与初心相遇;
②从本科印象最深的宣讲会:2013年中金公司宣讲会,他听到了“以人为本、以国为怀”,感受到专业但不张扬,到不断努力、最终成功入职中金。他对自己说:坚信未来,可以与初心相遇。
“我到现在也清楚的记得本科期间一位老师对我说的话,我觉得这段话对我影响特别大,他说,所有的职业只是性质不一样,但从根本上来看是相似的,在做职业选择的时候,不要过多的考虑这份职业会带给你多大的回报,因为优秀的人无论做什么都能够做好,真正应该思考的是,你选择一份职业的真心和本源是什么。”
在听完这一席话之后,宇健学长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依然决然的走上了支教的道路,因为他认为能够让自己真正充满热情的事情,可能是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一些人,去奉献这个社会,去做一些真正能够“make impact”的事情。
宇健在之前的经历当中积累下的经验,收获的成长,也与职业发展当中需要的能力完美匹配。厚积薄发,行能致远。每一步的脚踏实地,每一步的坚实成长,都使得他的职业发展道路走得愈发平坦和通畅。谈起未来的时候,宇健说如果有可能的话,自己还是希望能够投身到公益事业当中,现阶段的自己会努力积累更多的经验和阅历,关于未来,他希望还是能够从自己的本心出发,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令人“exciting”的事情。
结语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一定每一步都亦步亦趋,但一定要落得从容坚定,明白那些长与短,优与劣,舍于得,在生活和理想当中做一个最好的平衡。希望看完宇健的故事之后,屏幕前的你也能有足够的勇气去追寻,用足够的热情去体验,再用足够的阅历去拥抱。从“心”出发,向阳生长!
@文章:CDA 赵晗
@审稿:CDC小编
@编辑:CDC 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