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成人直播
金融系毕业生
即将前往Goldman Sachs
新加坡办公室开启职业生涯
“在成人直播的四年是不断探索、充满生命力的四年。”

她曾是成人直播学生会副主席、成人直播国际交流部部长、14级本科2班班长、成人直播职业发展协会会长;也曾在贝恩公司、苹果公司、BNP Paribas 环球市场部、Goldman Sachs 销售交易部等实习。本科期间,她走过了20个国家,选修了喜欢的艺术类课程,还是晚会上能Hold住全场的主持人。
“ 因为向往,所以选择了远方;既然选择了远方,便风雨兼程。”

| 初入成人直播
总结这一段迅速成长的经历,除了Multitasking的成就,她觉得最大的幸运在于认识的人,“当时接触了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学弟学妹,和他们的合作中,我看到了更好的处理事情 的方式,比如待人接物的分寸感、言行举止的成熟度”,活动会结束,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可以一直延伸,“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但行好事,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初入成人直播,郑怡婧学姐第一个全力以赴的事情,是在大一新生家聚晚会做主持人。多轮面试确定人选、5场全排坚持到深夜,尽管过程本身是意料外的艰辛,她仍旧觉得“作为主持人参与到活动组织中,接触到很多多才多艺灵活生动的人,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凭借对语言游刃有余的把控力,以及临场反应的应变力,主持成为了她喜欢而且擅长的事情,也一直是她后续磨练成长的契机。

“学生工作在精而不在多”,她在大一选择加入国际交流部,大二接任部长,在当时,因为在学生会承担了更多责任,工作往往是生活的First Priority。组织过4个“成人直播大使寒假访学项目”,全程策划安排去往美国、英国、新加坡、以及新线路以色列的行程,日常同时负责组织感恩节派送、国际美食节、友校接访、交换分享会等,“经常是大活动之下穿插着小活动,忙到起飞是普遍状态”。
“国际交流是多方合作,任何一环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学工锻炼了危机处理的意识和能力,学姐回忆她压力最大的时候是大二时巴黎遭遇恐怖袭击,那时候突然感受到“无穷的远方都与我相关”,意外发生的时候,4个项目近80人的行程和费用均已落地。
“事情一出,各方都在重新评估出行风险,参与方众多,意见一时难以统一”。如何在短时间内应对,如何协调各持意愿的学校、家长、同学,成为那时耗费心力的头等大事。及时、周到的协调,果断的判断和选择最终带来了超越预期的结果,当年参访的企业质量和数量均达到历史新高。
风是契机,但你要有一张帆

一位同窗好友在给她的生日推送里这样评价怡婧:“她始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又敢于去拼。”
找准适合自己的方向、有All In的勇气和潜心充足的付出,这种坚持充分体现在了她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决定要去做Sales & Trading,就敢All In去争取。
“我当时在德国交换,11-12月一直在面试,整栋楼的人都出去玩,而我在自学后面相关课程的知识,研究市场,也是乐在其中”,当时正好是美国大选期间,一觉醒来,“特朗普上台,市场的预测都颠倒重来,非常玄幻。”
16年秋天在德国的申请季当然是临门一脚的紧张时刻,而之前她所经历的,是更长而且起伏的准备期。认识自己、认清自己是个渐悟的过程。
“之前在做学生活动时认识了很多各个方向的学长学姐,于是对于各种出路的特点都有所了解,大二时就隐约觉得S&T也许会是适合我的一个选择,因为我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思考密集、喜欢快节奏”,在BNP实习之后,她进一步发现了自己对动态市场的喜爱,坚定了申请的决心。
“在市场中,你永远都有新的东西可以学,在BNP我提高了对市场的敏感度,也建立了分析的基础框架。”在实习中她每天监测宏观新闻,在追溯事件之间的本质联系的时候快速学习纷繁的金融知识。
“原本看市场里的信号是满天的星星,但通过研究你会发现他们都是节点,背后有一张大网连着彼此,所以我们可以透过某个先亮起来的点,有条理的分析之后发生的事情。” 联动有序,Dynamic 又有内在逻辑,抽丝剥茧走向真理的过程是有魔力有魅力的。
“当你突然发现自己身上的特质恰巧适配工作文化和要求,就是明白自己想做什么的开端。”乐于沟通,热爱学习,有自己的想法同时敢于展示,这是天赋+努力+幸运的刚刚好。
在2017年的暑假,她作为暑期实习生进入高盛。
除了对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的要求,“公司的文化很美式,team希望我们非常proactive,足够well connected,愿意也有能力sell yourself”。上一年在高盛实习的学姐的经验是,她一个假期约了五六十个coffee chat,“当时我还觉得不可思议,后来也做到了”。
实战是提升自己战斗力的最好途径,在高强度的实习中,她提高效率、追求质量、积极沟通。最终,付出得到了肯定,她即将前往高盛新加坡,继续站在全球市场的最前沿。
热烈生长,一直在路上

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一点一滴都是构成未来重要的一部分,“怡婧一直是充满好奇充满生命力的”,这句评价的外在体现,就是“爱折腾闲不住”。
她认为北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流机会和国际视野,大学四年,她去了20个国家。
“接触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是很有意思的,我喜欢新的认知,新的思考,新的看世界的角度,走过的路让我变得更加包容。”
同时,北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学习机会。艺术是她长久以来坚持的另一爱好。“一直喜欢艺术欣赏”,小时候学习黑管在乐团担任首席,学习绘画和舞蹈,中学尝试合唱指挥,所以随着兴趣在北大选修了11门艺术学院的课。
在院长《艺术学原理》课上她的期中论文还被选入《未名学艺集》即将出版。“最喜欢的是刘小龙老师的音乐课,他的课堂就是在分享他享受音乐的过程,那种深刻的热爱是会溢满教室的。”
谈到大四生活,“大四有时间规律运动、参与一些兴趣类社团、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新朋友”,她重新开始健身、跳舞、打网球,“我最喜欢的是马术协会,一有空就去骑马”。
她还得以做了“如果有时间就会愿意尝试的事”,果粉穿上运动服去了Apple实习,深入消费电子品行业做起了business planning,满足了理科女对于科技公司的情怀,“我体验了非常不同的公司文化,上班的时候大家就穿着运动服,中午午休可以去骑动感单车”,视野全新,环境全新,所以成长也是全新的。
北大是不散场的家

@文章:CDA 孙锡萌 曹妤吉
@审稿:CDA 郑怡婧
@编辑:CDC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