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姐是一个特别有规划有条理的人,做事从来不拖拖拉拉,永远在DDL之前早早计划好一切行动。在确定了自己的心之所向之后,学姐便开始沿着光照射过来的印辙,仔细而谨慎的筹划好了自己一路的“寻光之旅”。
凭着自己的兴趣,学姐选修了数学双学位,成为了“成人直播数双女子天团”中的一员。除此之外,子加姐还主动学习了一些随机过程,编程相关的课程,为未来的申请打下了基础。
“我在大二的时候除了数学双学位之外,就和同学一起旁听了随机分析这门本研合上的专业课程(当然现在同学们下手的都越来越早了),选修了C++的课程。大家在大二的选课时可以更有针对性,尤其是对金融工程项目感兴趣的同学们,建议选一些相关的课程,比如衍生品、随机过程、常微分等等,在将来申请的时候国外学校会很看重你学习这些课程的经历。”
大三的交换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可能是“养老观光”的一个学期,但是对于学姐而言,这一学期的课程压力,甚至比在成人直播的时候还要大。
学姐的交换院校芝加哥大学,开放给本科生的课程以一些经济学的课程为主,这些内容并不是学姐感兴趣的方向,因此她毅然选择了三门研究生的课程,还要和MBA或者金融数学的硕士学生合上。
“拿Booth商学院的Fixed Income Asset Pricing这门课举例,由于这门课是国外MBA的课程,在整体的设计上会更强调实用性。除了教授课堂讲授之外,每一周都会有一个大的Project和外国学生组队完成,比如自己上手去完整地去做一个Freddie Mac的MBS产品的 Pricing的过程,从头到尾都需要自己动手完成,非常接近业界的实际操作过程。”
对于大一被财会折磨的遍体鳞伤,大二为了证投、计量作业而头秃熬夜的同学们,或许不难想象一周一个大的Project是一个怎样的强度。但是,说句俗气一点的话“坚持就是胜利”,学姐凭借着自己对于资产定价的兴趣,以及自己的执着和坚定,顺利地完成了一学期的任务,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
而事实证明,阳光总在风雨后,付出总会有回报,学姐这门课程的学习和Project的作业,在后来申请Master项目的时候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到了大三的时期,应该初步建立起自己对于行业的理解,有一个自己的框架和目标。在针对性地选课之余,想要申请MFE的同学可以开始做Quant相关的实习,做一些比较专业的事情;根据你要申请的方向,也可以找一些研究课题比较相关的老师做他们的助研,寻找科研机会。”
向着心中阳光的每一步,学姐都走的自信而坚定。严谨的计划,坚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或许是寻光之路上最重要的武器。

每一步的踏实勤奋,每一步的坚定执着,必然会带来收获与成长,一点一点种下的“太阳”终会放射出它的光芒。
谈起大四的生活,学姐说之前的准备做的很足,一切就自然而然的到来了,按部就班的申请,按部就班的写文书、面试、申请的整个过程结束得比较从容。利用大四春季的空闲时光,她走访了美国、日本、韩国和国内的10多个城市进行了旅行。
很快,新的一段旅程就要启程了。
学姐告诉我,金融工程毕业之后主要有两大类去处:
(1)卖方:主要是大投行的Sales & Trading或者Quant Research部门。
在Trading下面不同Desk也会有区别,一般涉及衍生品交易或者自动化交易的话,组里的成员里有Quant背景的成员比较多,工作时会涉及用VBA之类的语言写代码做一些Pricing,但是不会特别复杂。而Quant Research部门则会涉及更多更复杂的模型开发和编程内容。
(2)买方:一些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等。
做一些Asset Management/Investment Strategies/Quant Strategies相关的东西;主要包括利用大量的金融市场数据,通过技术手段研究市场上的规律,并以此来构造一些量化策略。Quant的买方市场其实非常大,机会也非常多,随着Data Science的发展也有很多创新可以进行。
当我问起学姐未来的规划时,她说自己暂时可能更偏向于卖方的岗位。
最后,学姐推荐给有志于从事quant的学弟学妹们一本非常“俗气”但是依然值得一读的书: EmanuelDerman教授的 《My Life As A Quant》。这本书是哥大MFE项目的director撰写的一本自传,他也是著名的BDT Interest Rate Model(编者按:一个用于债券期权,互换等利率衍生品的定价模型)的创始人之一。
“这本书推荐给喜欢Quant的同学,一方面是因为,在读Derman老师的文字的时候你会觉得他不像是一个离你非常遥远的、令人敬畏的学术界巨擘,而是一个非常平易近人的导师。
从他讲的自己的故事和各种有趣的轶事中可以真实地了解到他,包括他在高盛的同事Fischer Black(Black-Scholes的Black)等大师的非常有吸引力的人格。
另一方面,书中也有一些他对金融产品世界的独特的透彻的见解,真的非常精辟。比如我记得他讲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有关衍生品的比喻,把期权比作是一份由几种原料做成的沙拉,以此来解释期权定价中的Replication过程,十分有趣,也十分具有可读性。
读完这本书会很敬佩作者的智慧,也会对衍生品的世界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在和学姐沟通的过程中全程都感受到了学姐的亲切和真诚,每每聊起有关金融衍生品的东西的时候,也都能从三言两语当中感受到学姐对于这个领域的喜爱。
当她说起她对于Derivatives很感兴趣,在课下自己看了一些关于Exotic Options的书籍的时候,又或者是偶然提起某种期权,学姐拿手指在桌子上画出它的形状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学姐的那份热爱和坚定。

谈完正事,身为同一支偶像组合粉丝的我和子加姐终于“认了亲”,开始兴致勃勃的讨论起了新歌,新专辑,甚至约好了以后一起看演唱会,同为“追星女孩”的我也深受“鼓舞”。
无论如何,保有心中那一份纯粹的热爱,真诚的向往,无论是之于学习,之于工作,之于生活,像学姐一样,做一个“努力,但可爱”的人。